高一生物竞赛课程
学科竞赛 - 生物

海豚培优,为梦想加油!

内部资料存档
抱歉,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静息电位是一个状态,动作电位是一个过程

一、静息电位

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安静时表现为静息电位(RP),受刺激时可以引发动作电位(AP)

1.特点: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

最初实验材料为枪乌贼的巨大轴突(比较巨大)

名词梳理:

  • 极化:静息时,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状态
  • 去极化: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的过程
  • 反极化:膜外为负、膜内为正的状态
  • 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
  • 超极化: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的过程

2.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 与细胞膜电活动有关的四种离子

膜外:钠离子、氯离子

膜内:钾离子、有机负离子

  • RP的形成机制主要是离子跨膜扩散形成的
  • 扩散的原因:

1、钠泵的活动造成了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

2、膜主要对钾离子具有通透性

  • 平衡电位

当某离子在膜两侧的电化学驱动力为零时所对应的膜电位

钾离子的平衡电位:-90~100mV

钠离子的平衡电位:+50~+70mV

静息电位形成的实质相当于钾离子的跨膜平衡电位

实际上,静息时,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约为钠离子的10~100倍,因此,静息电位总是接近于钾离子平衡电位,但比钾离子的平衡电位略小(略趋向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展开全文]

1.静息电位:RP状态

  动作电位:AP过程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超级管理员

课程特色

视频(159)
下载资料(68)
图文(11)

最新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