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竞赛课程
学科竞赛 - 生物

海豚培优,为梦想加油!

内部资料存档
抱歉,该课程为限制课程,请联系客服

tRNA:转运RNA

rRNA:核糖体RNA

mRNA:信使RNA

[展开全文]

丝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因含有羧基所以可以被磷酸化

赖氨酸 精氨酸 可以被甲基化乙酰化

[展开全文]

生物的六大特征

1.共同的结构基础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               结构基础:细胞(除病毒以外)

2.新陈代谢:细胞内化学反应的总称分和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

[展开全文]

分子伴侣

通过提供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叠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

可逆地与未折叠肽段的疏水部分结合随后松开,如此重复进行,可防止错误的聚集发生,使肽段正确折叠

[展开全文]

谷氨酸的pi值需特别注意!!需选择对外既不带正电也不带负电时的状态两侧的pk值去进行计算。

[展开全文]

11

11

11

11

11

11

1

1

11

1

 

111

11

1

1

11

1

1

111

1

1

111

1

1

1

11

1

1

 

11

11

1

[展开全文]

一.什么是糖

1.糖类主要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

[展开全文]

蛋白质糖基化

淀粉

直链淀粉;遇碘显蓝色

 

支链淀粉; 遇碘显紫红色

 

[展开全文]

胞口:调节水分平衡 

光感受器:接受光线

眼线:感光和调节运动

基体:分裂时起中心粒的作用

伸缩炮:调节水分平衡

[展开全文]

短枝结果,长枝不结

皮层来源于基本分生组织

初生韧皮部:外始式发育

初生木质部:内始式发育

·

[展开全文]

心输出量:(影响)收缩压

心率:舒张压

外周阻力:舒张压

大动脉管壁弹性:脉压

体循环充盈压:收缩压和舒张压

[展开全文]

1、单纯扩散(自由扩散)

特点:高到低、不耗能、不需载体

O2、CO2、N2、类固醇类激素、尿素、甘油、乙醇、水

2、异化扩散

特点:高到低、不耗能、需载体或通道

(1)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葡萄糖、氨基酸

顺浓度梯度转运

高度的结构特异性

饱和现象

竞争性抑制

(2)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转运速度快、门控特性

  •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 化学(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 机械门控通道

有少数通道经常处于开放状态,称为漏通道

 

主动转运

特点:低到高、耗能、需载体

  • 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消耗ATP
  • 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消耗ATP

1、原发性主动转运

由离子泵蛋白介导、由ATP直接供能的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

钠钾泵:

是具有ATP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质

每消耗1个ATP,迸出3个Na+,泵入2个K+

钠钾泵的作用:

  • 维持细胞的形态和渗透压的稳定
  • 形成细胞膜内外Na+、K+离子的不均等分布
  • 为继发性的主动转运提供能量
  • 对于胃肠道和肾脏物质的吸收具有重要的作用
  • 钠泵的生电作用

 

钙泵:也称Ca2+—ATP酶,广泛分布于细胞膜、肌质网膜或内质网膜。细胞膜钙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1个Ca2+由细胞内运到细胞外。(未完待续,接23:37)

[展开全文]

左心室收缩射血时,主动脉压升高,一方面推动动脉内的血液向前流动,另一方面使主动脉扩张,容积增大。左心室射出的血液在射血期仅一部分通过小动脉进入外周,另一部分则储存在被扩张的大动脉内。当主动脉瓣关闭以后,被扩张的大动脉管壁依其弹性回缩,把在射血期多容纳的那部分血液继续推向外周,大动脉的这种功能成为弹性储器作用

[展开全文]

肌细胞生理

骨骼肌:有一些横纹

心肌:也有横纹,特点是有闰盘,拥有“合胞体”特性

平滑肌:主要存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

 

肌肉:分横纹肌和平滑肌,横纹肌中分骨骼肌和心肌;骨骼肌是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是非随意肌

一、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一)结构特点

神经-肌肉接头,也叫运动终板

(二)传递过程(电-化学-电过程)

神经冲动到达末梢,接头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囊泡向接头前膜移动、融合、破裂,ACh释放至接头间隙——→ACh与终板膜N2型受体结合、膜对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透性上升——→钠离子内流使终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终板电位扩布至周围肌膜使其达到阈电位、爆发动作电位

作用之后的乙酰胆碱在胆碱脂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胆碱、乙酸,整个过程结束。

  • 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征

①钙离子的耦联作用

钙离子内流的量与递质释放量成正比

②递质的量子式释放特征

微中板电位

③中板电位是局部电位,可以总和产生动作电位

④单向传递

⑤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存在传导延搁

⑥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敏感与易疲劳性

二、横纹肌的收缩和舒张

(一)横纹肌的结构

  • 肌管系统

横管系统与肌原纤维垂直,又称为横管或T管,是兴奋传递的通路

纵管系统与肌原纤维平行,也称为纵管或L管,又称肌质网,是肌细胞内的钙离子库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超级管理员

课程特色

视频(159)
下载资料(68)
图文(11)

最新学员